政府於民國82年11月公佈民俗療法的種類有13種之多,
但不管是哪一種?
其執行的重點都在
(1) 技術 (2) 14經絡361穴道與 (3) 保健應用上,
所以民俗療法的從業人員,要先從這三方面開始著手,
才不致於虛耗寶貴的時間、體力與研習費用。
基本上,要認真學習的項目如下 :
(1) 技術 : 要能勤練指壓、刮痧與拔罐 ( 放血拔罐要交給醫師 )
的技術,行有餘力,再學習足底按摩、氣功與推拿…
等技術與手法,才能保健自身或在職場獲得安身場所。
(2) 14經絡361穴道 : 以上指壓、刮痧與拔罐的技術,其落點
都要在14經絡361穴道上,所以研習者,
要把14條經絡的循行路線與主治病症弄清楚,
及361穴道中至少要熟練120穴道的位置取法,
才能增加自信心與理論基礎,並更有說服力。
14經絡361穴道的理論與穴道的位置取法的瞭解,
最後,再到資深學長所開設的養身館或在
有經驗的中醫診所內,見習或實習對病人所患的
疾病,醫師如何用民俗療法來保健與對病人處理
,如此 技術 + 理論 + 保健與應用,不斷地重複學習
,1~3年內,必可達到駕輕就熟與得心應手的地步
,當然,要達到揮灑自如的民俗療法境界
,一定要修正偏差的保健觀念與做法,
並自強不息的學習後,才會心想事成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